一、虱目魚
台灣虱目魚養殖已經有300多年歷史,是歷史最悠久、規模最大的養殖魚種,在台南地區又稱之為「麻虱目」、「國姓魚」、「安平魚」七股區養殖面積約1100公頃。
虱目魚主要分佈在太平洋、印度洋、紅海及非洲東部等熱帶與亞熱帶水域,為廣鹽性的熱帶魚,可在淡水及高鹽度海水中生長,但卻受溫度的限制,約在16℃-39℃為適溫,低於15℃活力減退,12℃呈假死,9℃以下便會在數分鐘內死亡。
台南市是台灣虱目魚養殖的重鎮,又以七股區為最,因為七股區擁有最大面積的養殖魚塭,是區內最重要的產業。目前虱目魚養殖已經進入階段性分工的方式,即寸苗繁殖、5寸苗培育與成魚飼養3個階段。
(一)寸苗繁殖
早期虱目魚苗均來自大海,清明前後到農曆9月是捕撈期,尤以「清明苗」最為珍貴。早期於每年4至6月的盛產時段,在三股地區海邊沙洲就會出現許多捕魚苗者搭蓋的簡陋小寮,作為捕魚苗的臨時休息處所。捕魚苗時大都以三角形手叉網在身前推行,讓魚苗順水流入網中,每隔一段距離再將魚苗倒出。現階段魚苗皆以人工繁殖為主。不管是早期的海中撈捕,或是現階段的人工養殖,數魚苗是沿海地區最動聽的旋律。以白磁碗舀起魚苗,一次次將數目相加,「3尾算7尾,7尾算12尾,12尾算15尾……」迨數至100尾,丟一根稻梗或竹篾代表100尾,再重頭算起。最後算算有多少根稻梗或竹篾便知有多少尾魚苗。
(二)五寸苗培育
人工繁殖業者將於魚苗養至1寸左右(因尚未長魚鱗,俗稱白身),再由5寸苗業者將1寸苗,在淺坪魚塭中放養約兩個月的時間,養至5寸左右,再轉給成魚業者。
(三)成魚
成魚業者就是將5寸苗放養約6-7個月,使魚長至1斤左右可以上市的階段。
(四)收成
虱目魚成魚的撈捕上市也有季節區分,每年4-6月以淡水虱目魚為主,6-10月則以鹹水魚為多,10月以後到冬至又多淡水魚,冬至後到隔年3月的魚均為高屏區所產。七股地區的虱目魚產季則以6月份到冬至為止。撈捕時段依市場不同而有下午撈捕與夜間撈捕兩種,俗稱晡流與暝流。下午撈捕者以供應北部市場為主,必須在入夜之前完成所有撈捕工作,連夜運往北部魚市販售。夜間撈捕則以供應本地,或鄰近地區的魚市為主。由於近年來外食族群越來越多,餐飲業者的需求幾乎已經超越了市場量,因此也衍生出許多專門供應餐飲業者魚販。
|